人類社會發展到目前為止,最有效的管理系統就是軍隊。可以說,每個國家的軍隊就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團隊管理水平。
軍隊的管理特點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時刻面臨生死考驗;團隊合作勝過一切個人行為;戰勝對手;永遠履行保家衛國的長期責任;苦練本領,紀律性。
軍隊的這一切行為特點,跟最優秀的企業行為是一致的。古今中外,偉大的企業都是軍事化管理的企業,頑強奮戰,不怕犧牲,克敵制勝。
因此,不難理解,日本最優秀的企業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格外推崇中華偉大軍事著作《孫子兵法》,松下幸之助說:“我松下員工必須頂禮膜拜《孫子兵法》,遵守奉行,可保我松下持續發展。”
3.1.1 建立切身感的基本制度實現員工滿意和客戶滿意
中國民營企業要結合企業的發展階段和行業特點,建立合理而可行的全套制度、流程和操作規范。同時,要讓制度和流程成為全員實際言行的標準,必須讓所有的制度和流程,與全員的切身利益發生關聯,讓每個人產生切身感。
這些制度、流程和規范包括:
部門職能和全員崗位職責;
全員考勤制度;
后勤管理制度;
生產管理制度(質量、工期、成本、衛生、安全);
銷售管理制度;
全員培訓制度;
產品研發制度;
全員合理化提案制度;
客服管理制度;
客戶投訴處理制度;
供應商管理制度;
品牌形象與傳播管理制度;
采購管理制度;
倉儲及物流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制度;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薪資和獎勵制度;
會議和報告制度;
各個部門的內部管理制度;
各個崗位相關的工作流程;
禮儀禮節言行規范;
員工手冊。
基于上述制度和流程,建立全供應鏈和全價值鏈的企業數字神經系統。
3.1.2 基于永續發展戰略的文化建設和組織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每個員工在履行崗位責任和協作責任時,所要遵循的最高標準。而企業組織架構和管理平臺設計,則決定了企業全員的團隊力量和潛能的釋放。這些建設性工作包括:
企業文化(理念,儀式,視覺識別系統);
企業管理層次劃分;
企業部門劃分;
董事會組成和運作辦法;
公司執委會組成和運作辦法;
專業委員會組成和運行辦法;
各類例會的有關規定;
外部合作伙伴的對口管理部門;
管理監管部門的設立和運行。
3.1.3 供應鏈與價值鏈管理 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互補
社會化的分工,導致任何一個企業都只是終端產品和服務的供應鏈條上的一個環節。企業要做到盡善盡美,必須對上游和下游的合作伙伴進行管理,與上下游的伙伴一道,創造客戶需要的價值!
而面對今天的互聯網經濟,企業也必須兼顧實體經濟和互聯網經濟,很好地做到實體經營和互聯網營銷融合、互補和聯動效應。
要達成以上的成果,須做好以下工作:
供應商管理辦法;
供應商培訓;
分銷商管理辦法;
分銷商培訓;
價格政策;
實體銷售終端與互聯網的對接辦法;
互聯網營銷與實體終端的對接辦法;
與實體終端對接的互聯網營銷模式;
與互聯網對接的實體終端營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