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
各類制造型企業的總經理、廠長、生產經理、供應鏈管理者、質量經理、車間主任、科(課)長、一線管理者等生產管理干部
目的
隨著移動互聯、工業4.0時代的到來,企業轉型大勢所趨,調整發展戰略、探索發展方式已成為企業的新常態。同時,由于市場環境、競爭環境的不停變化,企業需要在轉型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其轉型戰略和發展模式,在轉型過程中逐步提升競爭力也成為企業的新常態。
內容
中國“智造”轉型升級之道
《標桿管理40個精細化行動方案導入》
三天研修︱落地交付
專為制造型企業量身訂制,全面提升企業“智造”水準
解決制造型企業面臨的現實困惑與挑戰,讓“中間力量”迅速成為“中堅力量”
課程背景
作為全球“最大的工廠”,中國在制造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德國推出工業4.0戰略之時,中國借其之勢,從“制造”向“智造”全力邁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制造強國形成歷史性交匯。對中國制造而言,這既是寶貴的機遇,又是空前的挑戰。毫無疑問,工業4.0時代將是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競爭場上獲得提升和超越的絕佳契機。信息技術推進的制造業正在以飛快的速度走進智能化。每一個行業的業態都將發生巨變。高品質、低成本、短交期的大規模定制時代將大幅提升人類的生活幸福指數。而萬物互聯技術的使用讓物聯有了智能化的基礎。隨著移動互聯、工業4.0時代的到來,企業轉型大勢所趨,調整發展戰略、探索發展方式已成為企業的新常態。同時,由于市場環境、競爭環境的不停變化,企業需要在轉型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其轉型戰略和發展模式,在轉型過程中逐步提升競爭力也成為企業的新常態。
研修班特色
實戰師資團隊由專注于生產管理領域,知名企業從事多年管理經驗的資深實戰專家執教,超強工廠實操管理經驗。
系統課程設計系統、模塊式的課程設計,按知識的遞進關系依次開展,使學習過程更為合理,更易于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與必備技能。
咨詢式的培訓專業的咨詢顧問團隊對學員所在的企業采用面對面顧問式生產管理診斷,找出關鍵癥結。每次開課前要求學員就課程相關內容提供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根據診斷和問題,適當地調整課程的相關內容,以保證課程內容的針對性。
同學交流平臺學員均為制造型企業的中層干部,互動教學能夠在同等水平上展開,效果更加明顯。同時,除了來自課堂的知識,學員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也是能力提升的一大捷徑。
全景案例教學所有課程均采用案例教學的模式,使學員在鮮活的案例分析與研討中,真正著手練習各種管理工具,深刻理解各種有效的管理手法,迅速將所學的內容轉化成實際操作。
適合對象
各類制造型企業的總經理、廠長、生產經理、供應鏈管理者、質量經理、車間主任、科(課)長、一線管理者等生產管理干部
課程結構
第一天(生產模式創新與精細化體系構建)章節項 目主 旨 內 容一接軌新工業革命
(五大特點解讀)
1、工業4.0是萬物互聯
2、工業4.0是智能制造
3、工業4.0是集成創新
4、工業4.0是數據傳遞
5、工業4.0是模式轉型二生產模式創新
(五大創新思維)
1、技術創新:快速軌道的利器
2、產品創新:工業產品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方向
3、模式創新:構筑全新生產模式與商業模式
4、業態創新:加速重構產業價值鏈體系
5、組織創新:進行業務流程重組與企業組織再造三智能制造
(四個導入維度)1. 精益運營:向細分市場投放精益產品
2. 方案設計:產品不只是硬件,而且融入信息
3. 軟件管理:借助互聯網工具實現流程無縫對接
4. 設計研發:精細化、個性化、極致化四標桿管理
(精細化體系構建)
1. 由粗放至精細導航
2. BPR-JIT-SCM-TCM-VSM五大系統構建
3. 精細化管理推進“三先”模式
4. 公司低效五個特征
5. 公司利潤流程(賺錢 VS 省錢)
6. 精細管理實施路徑
7. 五大工具分析與應用
8. 真假效率區別
9. 訂單管理與組織運營
10. 訂單評審與新產品導入管理
11. SCM供應鏈系統創建
12. 信息流與實物流對接管理落地
方案
1、課堂知識應用掌握測量10題(現場考核評估)!
2、8大生產運營工具導入實施(自主研修)!
3、企業精細化推行方案策劃(企業研討)!
第二天(突破瓶頸-創建精益價值)章節項 目主 旨 內 容五精益管理
(19個關鍵突破點)
1、細節創優模型
2、可視監管模型
3、清潔生產模型
4、防錯防呆模型
5、定崗定責模型
6、技能定崗模型
7、3--3--3配置
8、作業指導模型
9、實物參照模型
10、缺陷導航模型
11、關鍵點矯正模型
12、規格備忘模型
13、過程規范模型
14、標準固化模型
15、褒貶區隔模型
16、質量日清模型
17、履歷追蹤模型
18、全員改善模型
19、“OPL” 模型落地
方案
1、課堂知識應用掌握測量10題(現場考核評估)!
2、企業自主改善10項提報(企業研討)!
3、品質精細化系統搭建改善模式擬定!
4、管理看板與管理工具設計(自主設計3項)!
第三天(系統創優-高效低本營造)章節項 目主 旨 內 容六系統創優
(21個增值點導航)
20、安全護航模型
21、問題導航模型
22、人機配置模型
23、指引糾偏模型
24、工藝設計模型
25、六源消除模型
26、設備點檢模型
27、潤滑管理模型
28、備品管理模型
29、價值分析模型
30、生產預排模型
31、計劃組織模型
32、高效班會模型
33、會議統籌模型
34、直接人員管制
35、間接人員管制
36、消耗管制模型
37、動作經濟分析
38、對標作業模型
39、流程優化模型
40、行動降本模型落地
方案
1、課堂知識應用掌握測量10題(現場考核評估)!
2、高效班會與高效例會沙盤演練(企業組織現場實戰)!
3、企業自主改善10項提報(企業研討)!
4、工藝流程設計與生產流程優化(方案研討評估)!